首页 - 百科问答 > 心慌是怎么回事?人为什么会心慌?

心慌是怎么回事?人为什么会心慌?

发布于:2023-08-27 作者:中文财经 阅读:132

心慌就是心悸,患者自觉心跳或伴心前区不适感,是由心动过速、过慢、心律不齐等引起的。心悸可以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不是所有心悸都需要就医,如运动时,情绪激动时,吸烟,过度劳累,饮酒后,冷热刺激等都可以导致心悸,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不需急诊治疗,不必过于担心。器质性病变则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人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呢?

引起心慌的心律失常的原因有:

——早搏,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三种,是临床上引起心悸最常见的原因。常在情绪激动、劳累、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及饮用大量刺激性饮料后诱发。

——心动过速:常见的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其特点为突然发作、突然中止,可持续数秒至数天不等。发作可由情绪激动、饱餐、疲劳等因素引起,亦可无明显诱因。轻者仅表现为心悸,重者可出现烦躁、晕厥、心绞痛,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与休克。

——心动过缓:当心率过慢时也可以出现心悸,如病态窦房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器质性心脏病: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在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之后,均可出现心悸。

——心脏神经官能症:本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年龄在20-40岁,常有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针刺样疼痛,以及头疼、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紧张、四肢麻木等多种表现。由于心电图上有时可出现类似心肌缺血的变化,易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除去这些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的症状以外,其他疾病也有可能导致心悸。

——发热:当患者体内存在某种致病菌感染时,随着体温的升高,心率往往也相应增快,此时患者可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但随着感染的控制及体温的回落,心悸可慢慢消失。

——贫血: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均可出现心悸。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由于基础代谢率增高和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常常出现心率加快、心搏增强,且期前收缩和心房颤动也易出现,因而患者常感心悸。

——低血糖症:低血糖症中大多数为功能性,女性多见,少部分为糖尿病患者应用大量胰岛素后。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多汗、烦躁等。

所以你看,心悸的原因很多很复杂,要先明确何种因素导致的,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或调整。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心慌其实就是中医所讲的心悸。主要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当你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心跳并伴有一种不适感,说明你心悸(心慌了)。



那么,人为什么会出现心悸呢?心悸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心悸、第一个字就强调了“心”,也就是说中医认为心悸的病位是在心的,而中医认为心脏具有两大生理功能: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明

  • 主血脉的意思是心脏主宰血液在脉道(类似现在的血管)中正常的运行;

  • 主神明的意思是心脏主宰生命活动中一切的精神活动,而且这个精神活动是明朗的、明亮的,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神清气爽。

所以说,一旦有一些病理因素影响到血液的运行或者说是影响到了精神正常活动就会产生心悸。

而能够影响到血液运行或精神活动病理因素,在中医的临床中主要归纳了以下四点:1.体虚劳倦;2.七情所伤;3.感受外邪;4.药食不当。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心慌更多对应的是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其可见于生理情况,更多见于病理性状态,包括心脏本身疾病和非心脏疾病。

也就是说西医引起心律失常(心慌)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

  1. 生理情况:比如说与心目中的女神或男神擦肩而过,突然间的怦然心动,或者正在观看一部恐怖电影,突然间屏住呼吸,心跳暂时停止,这些都是一种生理状态,往往事后便可缓解;

  2. 病理状态,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具有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因自主神经兴奋性改变或其内在病变,导致不适当的冲动发放或者无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在病理状态下出现异常自律性或是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过高导致冲动形成异常而引起心律失常;二是冲动形成没有异常但是在冲动传导的过程中出现异常。



其中生理性和病理性中症状相对较轻的一些是不需要担心的,比如说剧烈运动、过多紧张、过多惊吓、过度劳累、输液不当等,这些因素引起的心慌经过合理的休息或者调理都是可以自愈的。

而对这种相对较轻的心慌,中医又称为惊悸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心慌都是可以自愈的,假如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出现了以下类型的心慌,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这种心慌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 心慌呈持续性;

  2. 经过休息调整不能够得到缓解;

  3. 没有明显的诱发因素。

而对这种相对较重的心慌中医又称为怔忡。


所以,出现心慌不要慌,分清轻重做治疗。但是,为了自身的健康,我们有必要做一些初步的了解,更好的预防心悸的发生,维护好自己的健康,最终做属于我们自己的健康管理师。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7861626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Q:78616260

电话咨询
V:tjgg100